暂无QQ
杨力玫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的发展前提及重中之重。我市围绕农业发展需要和农民技术需求,从制度机制、合作培养、素质提升等方面着力,通过搭建平台、拓宽渠道、优化方式,不断强化高素质、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工作。
在搭建培养平台上下功夫。注重发挥科技、财政、发改及涉农主管部门的作用,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,促进优秀人才合理配置到农业科技创新各领域。充分用好滇沪合作、教育部直属高校对滇扶贫、“西部之光”访问学者,基层人才对口培养计划等平台,把农业科技人才“送出去”培养,提高能力素质。
在拓宽培养渠道上下功夫。用好用活中央、省、市人才培养政策,紧抓“永昌系列”人才的评选、培养,将“永昌系列”人才作为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的专项后备人才。以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队伍为重点,以提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业务素质为目标,采取产业开发、项目带动、知识更新、科普示范等手段,造就一支数量充足、结构和分布合理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。
在优化培养方式上下功夫。以项目为载体,推动“校校合作”“校企合作”的人才培养方式,积极培养项目团队,以实践项目的实际成效检验优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,并对其进行重点培养,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在实践中成长。同时,利用专题讲座、视听资源共享、互联网远程教育等多种手段,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训开发方式,稳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,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体系。(范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