晃眼,已来这座滇西小城生活了五年。保山,一座保山。五年里,房子变了样,街道变了样,城市变了样,而唯一没变的,就是这里一如既往的简单又恬适的生活。

11月中旬了,保山的冬天才慢慢地来,一回想竟然是我在这里生活的第六个冬天了。时间过得很快,快到还没反应过来就又过了一年,却又似乎过得很慢,慢到没能发觉它在一年一年往前走。终于,还是翻出了柜子底厚厚的棉衣,开始对冬天妥协。冬天一来,似乎日子更慢了,工作日的早晨,多预留一些时间提前出门,骑着电单车,慵懒地穿过一条又一条街道去上班,抬头看着天际越来越亮,远处的山顶迸发出的金光,知道这带来一天温暖的太阳就要蹦出山尖儿。我不知道生活在大城市的他们,清晨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光景可以看?是不是也有这样的闲情可以挥霍?

午时下班,原路返回,正午时分,太阳正好。四季如春的保山,即使到了冬天,街道两旁高高的绿化树依旧绿茵茵的,交错生长着,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中洒下来,斑驳一地,抬头一看,竟发现夹在两排行道树中间那一条蓝到心底的天,干净得就像孩童的心灵。停下车,抬头闭眼,任由那些穿透枝叶间的阳光落到脸上,温暖人心。

冬天是个更容易发现温暖的季节,心暖了,人就暖了。一小波早高峰的时光,眼里尽是那些躲在大人身后,亦或是电动车挡风被里小小的身影,偶然听到稚嫩的声音从旁边的电动车传过来:“妈妈,你冷吗?我的手热乎得很,我帮你捂捂。”转头看见一小个头从挡风被里伸出来,试图用手去摸妈妈的脸。经过人行横道时,正逢一对老夫妇对马路,老头紧紧牵着老婆子的手,左右张望着,快要过完时候便将老婆子的手塞进了自己的上衣的口袋。许是因为保山这不快不慢的生活,在冬日里,才有了那些去发现温暖的瞬间。

傍晚时分,约上好友,去种上几盆多肉,保山的冬天似乎更适合这种植物的生长,整日的阳光不毒且温暖,一季冬,阳台的多肉全部长成了最完美的颜色。泡上一壶本土的清茶,悠悠时光里发发呆,欣赏欣赏那一盆盆肉嘟嘟的植物,好不快活。

很多人问过我,还会离开保山吗?未来漫长的日子,我不敢笃定,但至少内心里是不愿意离开这里的。这些年,早已把自己完全置身在了这里,见证它的成长与变迁。往后的日子,还会有很多个冬日,而我依旧会在这里,看每一季冬的日出日落,看冬日里保山的人间温暖。


声明:本媒体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人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删除。